许多人为孩子起名的时候,都会赋予孩子名字一定的意涵。老师们可以从中华传统文化、特殊的时代背景等方面做些推测,并在课堂上与学生进行互动。良好互动的过程,可以活跃课堂氛围,拉近师生、生生间的距离;也可以展示老师渊博的知识,以学术的魅力“征服”学生;还可以从学生的发言及其发言时的神态、动作初步了解学生性格及语言能力等个性特点。
老师们如果能提前阅览学生档案或报到登记信息等,了解学生的一些优点与喜好,在“点名”这个与学生互动的过程中,视情况适时对学生的优点或曾经的荣光作些简单的补充,在带给学生以惊讶之余,或许“亲其师,信其道”的良好效应,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激发学生奋斗的激情、向上的力量。这种“被看见”的存在感、重要感,可能让学生终生难忘。
【资料图】
范梅南与李树英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说,成年人和孩子之间最个人化的关系就是父母对子女的养育关系。”
教师与学生之间也有着非常个人化的关系,但这种个人化的关系不同于父母与子女的关系,是既亲近又疏远的一种关系。亲近学生,要求老师以父母般的爱心关心、呵护学生成长;疏远学生,则是要求老师与学生保持一定距离,避免一叶障目不见泰山,以理性、客观的态度,从教育学的视角观察、分析学生言行,设计和开展具有教育学意义的育人活动。
对于新生班主任来说,“点名”的作用和意义不仅仅在于称呼、认识学生,更在于与学生快速建立起这种个人化的关系。
盐渎苏迅
因为认真,所以优秀
美好,
孕育于昨日的耕耘,
结晶于今天的奋斗,
面向明天的梦想。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