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编前语: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是“产”出来的,也是“管”出来的。宁夏全域创建“食品药品安全区”以来,不断强化食品安全监管,从源头治理、生产经营过程管理到抽检检测、执法检查,坚持全链条监管,筑牢食品安全每一道防线,确保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每一批合格食品、放心食品的背后都站着一群食品安全“守护者”,他们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层层压紧压实责任,严防严管食品安全,让百姓吃得放心,吃得安心。作为食品安全“守护者”,他们是如何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让我们听听他们的讲述——
讲述人:徐艳玲 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厅食品安全协调与抽检监测处副处长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是事关老百姓‘舌尖上的大事儿’,也是市场监管工作的首要任务和头等大事。”3月27日,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厅食品安全协调与抽检监测处副处长徐艳玲说,近年来,我区市场监管部门持续聚焦事关百姓“菜篮子”“米袋子”“肉盘子”安全问题,将抽样检测作为发现食品安全风险、排查食品安全隐患、强化食品安全预警的重要措施,充分发挥其守护食品安全“探头”作用,严执法,强监管,守护食品安全底线。
食品安全是消费者最为关注的消费领域之一,为回应消费者关注,今年,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厅将持续开展食品安全“你点我检”系列服务活动,聚焦群众众自点的食品品种、担忧的项目指标、关注的重点领域,依托技术手段,抓好风险隐患排查和预警交流,加大监管执法力度,严查违法违规行为。徐艳玲说,开展“你点我检”活动作为综合运用抽检手段服务食品安全监管全局工作的一项内容,已被列入2023年我区市场监管食品安全抽检工作重点。
作为众多市场监管人中的一员,徐艳玲还和同事们一起进商场、进超市、进市场、进企业,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检查,查看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的落实执行,督促商家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确保每个环节都没有疏漏,不留隐患。
徐艳玲(左)在一家超市进行食品安全检查。
“我们还加强与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成员单位之间的沟通协调,加大联合执法力度,严厉查处违法行为,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强化风险预警交流,联合开展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通过不断努力,实现从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全覆盖监管。”徐艳玲说,让她感触最深的就是风险预警交流在排查食品安全风险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各部门在各自领域开展抽检监测,利用技术监督手段从不同层面发现潜在性风险隐患,然后定期相互分享数据结果,既可以对发现的共性问题分析研判,对下一步采取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还可以相互填补监管空白,在健全完善食品安全标准、解决食品安全突出问题、服务企业发展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取得了一定成效。
徐艳玲说,近年来,我区市场监管部门不断创新监管方式,坚持源头严防、过程严管、风险严控,对食品生产经营企业风险分级管理实现全覆盖,智慧监管手段替代了“人海战术”监管;对农村地区、学校等重点区域和食用农产品、保健食品等重点品种实施精准监管。扎实推进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和自治区“食品药品安全区”全域创建,深入排查食品安全风险隐患,全力守护百姓“舌尖上的安全”。
“食品安全关系群众的切身利益,容不得丝毫马虎。我们要尽最大努力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让大家吃得更安心更放心,用实际行动诠释一名市场监管人的责任与担当。”徐艳玲说。(宁夏日报记者 陶涛 文/图)
关键词: